在中国传统故事中,考上状元、迎娶公主、步入人生巅峰几乎是每个青少年心中梦想的完美结局。这种情节也时常出现在戏曲、小说和电视剧里,仿佛成为了成功与幸福的象征。可是,在中国历史上,虽然一共有649位状元,但真正娶到公主的,却只有一个人。你猜是谁?让人意外的是,这个唯一的状元,和公主的婚姻并非幸福美满。
他成婚已有十几年,依然时不时地在皇帝面前提起当年媒人的不是,甚至以此为由,直言不讳地埋怨自己的婚姻和媒人。面对这样的“情况”,皇帝只能无奈地叹口气,告诫媒人:“以后少去惹他。”那么,这位状元究竟是谁?他与公主的婚姻结局如何?他为何会对媒人心怀怨恨?更重要的是,连皇帝都无可奈何,今天我们就来讲述这位史上唯一迎娶公主的状元——郑颢的故事。
郑颢出生于荥阳郑氏,这个家族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根基。追溯到周宣王时期,荥阳郑氏便有了显赫一时的地位,到唐朝时,这个家族已经繁衍了12位宰相,成为当时的“七姓十家”之一,并与范阳卢氏、清河崔氏、太原王氏并列为四大名门。而郑颢本人,更是继承了家族的荣耀——祖父是宰相,父亲则曾任国子祭酒和兵部尚书,可以说,郑颢从一出生便是含着“金钥匙”的。
展开剩余83%郑颢自小聪明勤学,精研诗书,年仅26岁便在科举中一举夺魁,考中了状元,随后被任命为弘文馆的校书郎,并兼任右拾遗。虽然他的官职不算太大,但也为他提供了与皇帝近距离接触的机会。值得一提的是,许多后来成名的文人,如陈子昂、白居易,正是从担任右拾遗这样的职位起步,逐渐崭露头角。
得意的郑颢决定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大事。此时,他已经和范阳卢氏的女儿订婚,并已请了婚假,准备回家成亲。可就在他踏上回家的路时,一封来自皇帝的诏书打破了他的美好计划。唐宣宗突然命令郑颢放弃和卢氏小姐的婚约,改为迎娶他的宝贝女儿——万寿公主。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命令,郑颢瞬间愣住了,皇帝的话语仿佛是晴天霹雳。
当时的唐宣宗极为宠爱自己的独生女——万寿公主,正值婚龄。选驸马的重任落到了宰相白敏中身上。虽然白敏中的名气不及唐朝大诗人白居易(他是白敏中的堂兄),但在当时,他眼光独到,认为郑颢出身显赫、文采斐然且相貌堂堂,绝对是个理想的驸马人选。唯一的缺点,便是郑颢已经有了未婚妻,而这时,他正在回家的路上准备成婚。
然而,在皇帝眼里,这些并不构成问题。诏书一发,郑颢的婚姻就这样被命运“改写”了。而郑颢,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命运安排,显然并不满意。尽管他口头上无法反对,心中的抗拒却愈加深重。
婚后的生活远不像传说中那般浪漫。唐朝的驸马,虽然地位较高,却并不像后代的驸马那样仅仅是一个吉祥物。郑颢因其文才和背景,仕途上的发展并未受到太多阻碍。但他内心深处始终无法释怀,特别是在婚姻问题上,他与公主之间并未产生深厚的感情。
事实上,郑颢并未因此迎来人生的巅峰。根据史书记载,尽管他不断攀升,甚至在唐宣宗大中十年,准备继承家族传统,争取做宰相,却在父亲的强烈反对下放弃了这一梦想。父亲的书信中写道:“你娶了公主,掌握了这么多权力,若再争取宰相之位,不仅是对家族的冒险,更可能带来致命的灾难。”
郑颢不敢冒险,于是将宰相之位的梦想暂时搁置,转而担任了秘书监,负责管理国家的图书馆。与此同时,曾经为他牵线搭桥的白敏中,虽然在朝中得势,但当他即将离开京城担任节度使时,郑颢对他的愤怒也并未减轻。白敏中甚至向唐宣宗坦言,郑颢对他心怀怨恨,一直在背后批评他,而如今自己即将远离京城,无法再加以约束,担心自己会受到郑颢的陷害。
唐宣宗听后,只是叹了口气,拿出了厚厚一叠书信,告诉白敏中,这些都是郑颢诋毁他的言论,而自己早已知晓,却始终没有放在心上。面对这些指责,唐宣宗也显得无奈,毕竟他已经在任命郑颢为驸马时,做出了充分的考虑和选择。
郑颢与万寿公主的婚姻并未在历史中留下许多美好的记载,但从一些琐碎的细节可以看出,他们的关系一直较为冷淡。有一次,郑颢的弟弟重病,连唐宣宗都派遣使者前去探病,而万寿公主却被发现正在慈恩寺看戏。唐宣宗大为震怒,立即将女儿召回宫中训斥,指出她未去探望病重的小叔子,竟然去看戏,显得极为失礼。唐宣宗还要求她从此必须谨守礼法。要是夫妻关系和睦,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?
更为耐人寻味的是,郑颢在去世后,公主才在一年后生下了他们唯一的儿子——郑韬光。除此之外,史书中几乎没有关于他们其他子女的记载,甚至连郑韬光是否是他们婚姻唯一的结果,也充满了疑问。这似乎进一步印证了他们婚姻的冷淡。
郑颢的短暂一生在44岁时画上了句号,而万寿公主与他成婚的12年,似乎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少欢乐。唯一的遗腹子郑韬光,可能就是他们婚姻生活中最为显眼的“象征”。这段婚姻,也许是对“嫁给公主”的理想的最大讽刺。
虽然郑颢成为历史上唯一的“驸马状元”,但他的婚姻结局却是如此惨淡。与他类似,不少有志之士不愿娶公主,尽管他们的仕途不会受限。唐朝时代的驸马,并不像后世的驸马那样受限于权力和地位的束缚,然而,面对与公主的婚姻,依然有许多人选择逃避。究其原因,无论是宫廷中的斗争、外戚的权力,还是那些无形的社会压力,都让世家公子宁愿选择与名门望族联姻,而非嫁给公主。
可见,尽管唐朝的驸马制度相对宽松,但其背后的复杂性和潜在的风险,却让许多人望而却步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大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